小組分享會,大家一起討論著上午的情緒管理課上老師所講的孫悟空的緊箍咒的話題。大家各自談論著自己頭上的緊箍咒的含義:有人說是媽媽無休止的嘮叨;有人說是爸爸拳腳交加的粗暴;有人說是爸媽的不信任和過度控制;有人說是老師的嚴厲和課業的繁重;有人說是朋友的不理解和背叛;有人說是來自社會各方面的責任和規范;有人說盡管我知道爸媽那么管我,他們是怕我會受傷害,但我仍然很不自在,覺得沒自由,我已經長大了,21歲了,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能做了。 討論到這里時,有個學員講到:"他們管你,是因為他們在乎你,他們愛你,才保護你,你應該覺得幸福才是。只是有時可能父母用的方式你還不能接受而已。"
突然,有個學員說:"我給大家講個魚和魚缸的故事吧。大致情節是這樣的:有一條小魚兒被養在一個魚缸里,它很自由自在地在魚缸里游來游去唱著歌兒,尋找食物,過的很開心。
慢慢地,這條魚兒長大了,它開始埋怨起魚缸來了,因為"你太小了,我在里面游的時候總是會四處碰壁,碰得我好痛啊,我要離開你,到廣闊的地方去。"
魚缸說:"你覺得我限制了你的行綜,而我是在保護你啊!"
就這樣爭吵了一段時間,魚兒越長越大了。終于有一天,魚兒"噌"的一聲,躍出了魚缸,游到了廣闊的海洋。它感到非常愜意,歡呼雀躍,一掃往日的苦悶,盡情地在海洋里歡欣的游著,不分晝夜。
"再也沒有什么能限制我了,我完全自由了。"
然而,沒過多久,魚兒又開始郁悶了,因為它已經習慣了魚缸的有限空間,它在海里四處游,想找到海洋的邊界卻怎么也找不到。慢慢的,魚兒失去了方向,再也不知道要去向哪里了。就這樣抑郁成疾,帶著憂傷和對魚缸的思念死了。在第二天早晨,主人收拾桌面時,魚缸也"乒乓"一聲掉到地上,碎了。
故事講完了,大家也陷入了沉思。為什么會是這樣悲慘的結局呢?這個故事可以改寫嗎?究竟是誰的錯呢?
有個學員若有所思:"是時間吧?當我們小的時候,父母用他們所知道的關懷和寬容在保護和愛著我們,慢慢我們長大了,他們仍然用他們所習慣的態度和方式,把我們當成小孩子,而這時會讓我們感到不自在受約束。而且我們都不懂得如何去尊重對方的權利,眼光和心胸都太狹窄。 "
"我再也不會對媽媽大吼大叫了,因為這么多年她一個人帶我和姐姐太辛苦了,我還總是惹她生氣太不應該了。"有個學員很愧疚的說。
"是啊,以前在家里時我總覺得媽太羅嗦,現在才明白她只是在用她所覺得最好得方式在愛我,如果她不那么做她會心里不舒服。既然如此,我知道怎么做了。"一個稍大些的孩子感慨道。
"這個故事真的很有意思,我要講給爸媽聽,然后一起商量今后怎樣和平相處呵呵......"
一個故事引發了大家真實的感受和思考。我被他們的發言所感動。誰說他們是壞孩子了??其實他們都有一顆善良美好的心;他們也懂得去體諒父母;他們也知道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能與父母攜手拯救曾經近乎破碎的家庭,共同創建一個溫馨美麗的家園。"青少年叛逆。